3 月 22 日,国家工信部在《关于修改〈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〉的决定(征求意见稿)》中明确指出:
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。
和人人喊打的传统卷烟相比,电子烟一直都笼罩在“健康”“有助戒烟”的光环之下。
这是真的吗?
电子烟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,当时想要“研发更健康、安全的吸烟方式”[1]。
经过许多年的技术升级,现代最多使用的电子烟其实是一个“中国创造”,是2003年由中国药理学家韩力开发,目的是使他的父亲(一名肺癌患者和重度吸烟者)戒烟[2]。
电子烟真的能帮助吸烟者戒烟吗?
目前没有定论。
有少量研究曾指出,与安慰剂(非尼古丁)电子烟相比,尼古丁电子烟可以帮助长期吸烟的成年人戒烟。但是,现有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,包括试验数量少、样本量小、误差较大等[3]。
美国疾控中心(CDC)的一项研究却发现,大多数使用电子烟戒烟的成年人,并不会停止吸烟,而是继续同时使用电子烟和抽香烟[3]。
顶级医学期刊《柳叶刀》指出,电子烟的低焦油和尼古丁特性,实际上可能导致吸烟者通过“补偿性吸烟”摄入更多焦油,而不是更少[1]!
因此,电子烟能否帮助戒烟,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探讨。
经过多年努力,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已经在下降了,二手烟暴露情况也有所改善[4]。
但青少年电子烟的使用率却显著上升。2019年初中学生听说过电子烟的比例为69.9%,现在电子烟使用率为2.7%,与2014年相比,分别上升了24.9个和1.5个百分点[5]。
(来源:中国疾控中心)
据国家卫健委的估算,我国1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,使用电子烟的约为1000万。
耶鲁大学2018年发表在《儿科学》杂志上的一篇论文[6]告诉我们,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远不止于它本身。
研究人员在2013年、2014年、2015年进行了3次调查,了解高中生在过去1个月内使用电子烟和传统香烟的情况。结果发现:
在2013年的那次调查中使用电子烟的青少年,在2014年吸烟的几率是不使用电子烟者的7倍;
电子烟的使用率逐年上升(与中国疾控中心的调查数据类似[4,5])。
论文作者认为,电子烟有一些独有的特点,例如,人们认为电子烟比传统香烟危害性小、独特的电子烟液(味道更好)更容易普及,导致孩子们更倾向于在吸传统香烟前使用电子烟。
(炫酷的电子烟广告,让孩子们忍不住加入其中。来源:网络)
美国CDC在2020年11月更新了关于电子烟的警告[7]:
大多数电子烟都含有尼古丁。尼古丁非常容易上瘾,而且会损害青少年的大脑发育,这种发育一直持续到20岁左右。
在青少年时期使用尼古丁,会损害大脑中控制注意力、学习、情绪和冲动的部分。
在青春期使用尼古丁,也可能增加未来对其他药物上瘾的风险。
使用电子烟的年轻人将来更有可能吸烟。
电子烟除了尼古丁外,还可能含有其他有害物质。
和传统卷烟相比,电子烟更容易买到[4],孩子们也更容易接触到。
(炫酷的电子烟玩法背后,藏着巨大的健康危害。来源:网络)
可见,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危害是巨大的,必须及时遏制它在未成年人群中的蔓延。
这些年,国家接连发布两次通告,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[8]:
“电子烟……存在较大的安全和健康风险,在原材料的选择、添加剂的使用、工艺设计、质量控制等方面,随意性较强,部分产品存在烟油泄漏、劣质电池、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质量安全隐患。”
(来源:中国政府网)
按照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的有关规定要求,各类市场主体不得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。任何组织和个人对向未成年人销售电子烟的行为应予以劝阻、制止。
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危害巨大已是实锤,那对成年人的影响如何呢?
虽然有研究显示,电子烟使用者接触的有害化学物质少于燃烧的香烟[7],但电子烟的蒸汽并不像商家宣传的那样健康[2,7,9]:
研究者在电子烟的室内污染中,发现了7种多环芳香烃、高含量的尼古丁、铝等物质,而其中不少都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(IACR)“钦定”的致!癌!物!这些污染颗粒还会造成二手烟危害。
尼古丁本身可能对癌症的发展有重要影响。
电子烟对呼吸道的影响,可增加病毒、细菌感染的发生率,还能增强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(大名鼎鼎的超级细菌之一)等病原体的毒力。
电子烟会增加心率、血压和患心脏病的风险。
电子烟的蒸汽中存在重金属,以镍和铬含量最多。
电子烟的蒸汽中存在可吸入肺深处的超细颗粒物。
小结
香烟和毒品一样
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
百利无一害的替代物
美国CDC建议[3]
如果您从未吸烟
或使用过其他烟草制品或电子烟
请不!要!开!始!
如果你身边有人(尤其是年轻人)
正在吸食电子烟
或打算成为电子烟“玩家”
请马上将这篇文章分享给他
一次分享
就能拯救一个人的健康,甚至生命